近年來,隨著國內玉米價格逐年上漲,對以玉米作為原料的飼料企業來說生產成本會增大、企業利潤減少,從而使企業生產競爭能力弱化。一般來說再說市場玉米價格較高時,飼料企業會選擇替代品從而降低飼料成本,通常普遍選擇的替代品會是小麥,但在進入13年之后,國內小麥多數時間、多數地區的價格都明顯高于玉米,使得近兩年小麥替代玉米用量明顯減少,因此在國內玉米價格堅挺的背景下,飼料企業關注的替代品種也開始多元化,除了飼用小麥之外,進口高粱、大麥開始逐漸涌入國內市場,并在能量飼料市場中占據了一定比例。
"中央一號文件"是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改文件在國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綱領性和指導性地位。一號文件中提到的問題是國家這一年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國內玉米市場一直是政策在引領,去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利好玉米市場,受政策支撐的玉米市場一直被大家所看好,但2015年2月1日下發的中央一號文件并未明確提及玉米市場,那么玉米政策市何去何從呢?
2014/2015年度臨儲收購以來,玉米市場經歷可謂“一波三折”。從臨儲收購展開之初,東北產區玉米大部分生霉粒達不到臨儲收購標準,收購無法順利展開;到生霉粒新政策出臺,臨儲得以展開進行。接著倉容緊張問題顯現,緊急建倉緩解倉容緊張問題。
為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發展,2013/2014年度玉米市場臨儲收購政策,2013年生產的玉米(國標三等)臨時收儲價格為:內蒙古、遼寧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龍江1.11元/斤,均比2012年提高0.06元/斤。玉米臨儲收購支撐了玉米價格底部,但超過6000萬噸的收購量還是第一年。
2月份是春節后第一個月,節后國內玉米市場走勢如何?節后國內玉米市場發生了那些事?筆者帶你一起走進2月份國內玉米市場,看一看價格、庫存、進出口、市場新聞都有什么變化。
隨著2013年接近尾聲,2014年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玉米頻道繼去年《2012年玉米市場分析及2013年預測》之后,榮重推出《2013年玉米市場回顧及2014年玉米預測》。 2013年的玉米市場全年呈現一種供大于需的局面。庫存高企壓制玉米價格,政策利好伴支撐玉米價格,利好與利空交錯下繪畫出了一副漲跌起伏的玉米價格行情。
2013年對于中國玉米來說,是政策尤為多的一年,從上年玉米收儲開始,到本年玉米收儲,中間玉米政策不斷發布,對玉米市場價格也起到了明顯的支撐作用。接下來讓我們細數一下2013年都有哪些玉米政策,對玉米市場的影響又是如何的?
由于玉米具有胚部大、營養物質豐富、呼吸旺盛、帶菌量多等特點,當水分超過安全儲藏標準時,就會使其在儲藏中比其他糧食更容易發熱霉變。輕者品質下降,重者完全喪失食用價值。近期由于陳玉米存放時間較長及近期我國北方出現強降雨都加劇了玉米的霉變情況,針對玉米霉變的情況,筆者整理了有關玉米霉變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廣大業內朋友。
9月26日,第六屆國際玉米產業大會在江西南昌舉行,9位玉米產業相關領域專家就宏觀經濟、產業政策以及玉米供需狀況、貿易、深加工和飼料等多個主題作了專題報告。筆者有幸參加本次玉米會議,現將本次玉米大會有關內容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眾所周知,玉米在飼料配方中比例約為止50%-70%,所占比重最大,俗稱飼料之王;可以想像玉米在飼料原料采購中的重要性。本期玉米專題特邀正邦集團西南區采購總監黃永前,黃總監從事飼料原料采購約18年,曾在國營糧食企業、安都集團、東方希望集團、新希望集團,廣西參皇養殖集團、正邦集團作過采購,黃總監從采購者的角度,以個人的理解,對玉米和玉米采購部分事宜講解了一些自己見解,希望大家能喜歡。
國內外惡劣天氣對玉米的種植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國內玉米主產區黑龍江省遭遇幾十年不遇的嚴重災害,玉米播種期推遲已經成為事實,當前田間條件和氣候條件均對玉米正常耕種產生較大阻力,并對后期玉米生長發育產生一定影響。惡劣天氣對玉米質量和產量的影響是否會造成玉米價格的上漲?
當前,東北新季玉米處于上市初期,季節性的供應壓力使得市場觀望心態濃厚。在現貨市場一片等待聲中,期貨市場的機會或許先于現貨市場啟動。伴隨著近期東北主要深加工企業和飼料企業相繼掛牌收購,東北糧價季節性回調開始全面展開,預計東北產區和南北港口回調壓力將進一步顯現,尤其是在今年華北低價糧源備受青睞的情況下。同時,我們也要關注今年農民玉米銷售的心理活動,等待政府玉米的托市價格出臺。
回顧往年9月份,一般這個時期國內玉米供應趨緊,甚至出現青黃不接,而今年市場反應卻一改常態,今年7月以來山東玉米價格上漲乏力,局部地區出現弱勢行情。進入9月以來,按慣例應該出現的大漲行情悄無蹤跡,代之以整體下降行情。
在以往年份,在玉米上市季節,玉米價格大多表現疲軟。然而,當前國內優質玉米余糧供應有限,遭受旱災的美國玉米價格處于歷史高點附近,加之近期我國東北、華北出現粘蟲災害,因此,新季國內玉米價格將反季節運行。
負責玉米頻道報價收集、修改、行情分析、專題制作等。專題制作上涉及行情、事件、人物等,誠邀廣大企業加盟本專題頻道。